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提案议案办理

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安阳市委员会四次会议 第562号提案的答复

发布日期:2021-12-10 信息来源:

安工信〔2021〕195号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签发人:  

 

 

             办理结果:A

 

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安阳市委员会四次会议

562号提案的答复

 

史景山代表:

  您提出的 “关于推动我市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”收悉。经研究,结合市工信局的相关职能,现答复如下:

  传统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。《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指出:强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技术改造“三大改造”,持续开展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专项行动,加快产品创新、工艺创新、品牌提升,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延伸,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循环化、绿色化水平”。安阳市工信局高度重视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工作,主要工作情况如下:

  一、加强规划引导,助推产业转型升级

2021年9月8日,中共安阳市委办公室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构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加快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(安办〔2021〕10号),着力构建“344+N”产业体系,实施“五大工程”,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,并提出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,力争每年实施200个以上重点工业转型升级项同时,上云企业数量达到5000家;建成市级以上工业行业互联网平台10个。2025年,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以上,绿色园区3个以上。在正在编制的《安阳市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,将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,按照“做强做大主导产业、高位嫁接传统产业、抢滩占先新兴产业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”的思路构建高能级“344+N”先进制造业体系。

  二、加强政策支持,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

传统优势产业是安阳工业的宝贵财富和“压舱石”“定盘星”,我们始终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紧紧抓在手里,通过存量变革,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力、产品竞争力、产业支撑力。深入实施“三大改造”,“十三五”期间,实施“十百千万”企业技改提升工程,全市制造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28.13 亿元。退城进园或关闭退出162家市建成区重点污染企业,圆满完成31家纳入省定清单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,四大传统产业整合入园加快推进,8个行业17个特色产业集群实施综合整治。创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,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。

  三、强化数字赋能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

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,研究出台了安阳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0—2022年)实施方案》《安阳市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《安阳市2021年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《安阳市5G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》,“十三五”期间,创建省级智能化示范园区1家,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,省级市级智能车间17家,省级智能工厂3家,培育省级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家,推动2963家企业上云。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996个。

四、加强产业链重构,推动实现产业链现代化

我市加强重点行业延链补链强链,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通过产业链和集群建设带动企业转型升级。将实施集群强链提升专项行动作为2021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任务之一,围绕“344”制造业体系,按照“一群多链、聚链成群”的原则,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,支持上下游产业链式发展,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,形成集群效应。8月11日,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建立安阳市重点及新兴产业链链长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》(安政办〔2021〕40号),创刊了《安阳市重点及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简报(半月刊)》。以链长制为抓手,找到强链延链补链着力点,锻长板、补短板、强优势、固底盘,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,加快形成一批千亿级、五百亿级、百亿级产业集群、现代化产业链,群链主导力显著提升。

感谢您对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。在构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加快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和正在编制的《安阳市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中,我们都充分考虑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。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
一是实施高质量发展“500”工程。每年重点监测100个左右领军和龙头企业,培育100个左右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扶持100个左右小升规企业,大力实施“双50”培植工程,在全市评选出“50强”和“50快”工业企业,力促建设100个左右5G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应用场景。

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工程。坚持创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,强化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,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优化创新生态,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,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制造业发展模式。建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技术创新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,为制造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。鼓励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、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、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地,争取省级重点(工程)实验室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创新等平台布局安阳。推进国家级医疗康复产品检验检测中心、河南产业技术研究院安阳分院、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、安阳大学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。推进关键技术研发,针对我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,建设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,重点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,促进技术转移扩散,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低端向研发、设计、品牌、服务等高端延伸。

三是实施基础能力再造工程。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先进基础工艺、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,加快发展智能终端配套器件、动力电池、精密铸锻、光学器件、传感器、轴承、液压件等关键材料和基础零部件,推动高延性带肋冷轧钢筋、集成精密铸造、潮流能发电机等核心技术产业化。开展装备首台(套)、新材料首批次示范应用基地和产业联盟建设,重点在高端装备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完善试验验证、计量、标准、认证、信息服务、公共服务监测平台等基础服务体系,推进高新区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。

四是实施数字应用赋能工程。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。大力发展大数据、云计算、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产业,加快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扩容改造。积极发展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设备、高性能计算机、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等大数据硬件设备制造。深度挖掘交通大数据、工业大数据、文旅大数据、农业大数据等,积极发展智慧交通、智慧物流、智慧文旅、智慧农业等数字新经济,推动数据资源产业化发展。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。发挥数字技术牵引、赋能、撬动作用,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,面向高端装备制造、精品钢及深加工、精细化工、纺织服装等行业应用需求,推广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,建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,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。

五是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。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行动,围绕全市“344”制造业产业集群和14个重点及新兴产业链,做强做优一批规模体量大、带动能力强的头雁企业。建立市县(市、区)联动培育机制,支持头雁企业通过创新转型、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,提升产业链掌控能力,优先支持头雁企业创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。深入开展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培育,鼓励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。引导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提升对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引领整合能力,发展成为单项冠军和头雁企业。加快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,推进中小企业晋位升级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持续开展制造业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行动。支持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(修)订,鼓励企业开展政府质量奖培育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、品牌价值评价工作。建设一批专业品牌服务平台,开展自主品牌评价工作。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品质提升和供给创新。

六是实施项目为王带动工程。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,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研究政策,找准项目与国家政策、长远布局的对接点,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、引领性的重大项目。结合“十四五”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,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特点、新趋势、新机遇,综合考虑总量目标、政策目标、重点目标,谋划一批对全局具有重大带动性、前瞻性、创新性项目。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引领、优势产业提效升级、新兴产业跨越发展,着力锻长板、补短板,谋划一批强支撑促升级、补短板增后劲的龙头型、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。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落地,加快落实各项建设条件,充分发挥技术含量高、投资额大、行业影响力大的工业项目示范作用,稳住一个点、拉出一条线、引出一个面,带动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。以智能化、绿色化为引领,以品质化、高端化为目标,加快新一轮企业大规模技术改造,推动企业关键生产设备、生产线等多层次的技术升级,推广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,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
七是实施绿色制造攻坚工程。提升绿色制造水平,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,打造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、绿色设计产品、绿色供应链,创建一批能效“领跑者”和国家级“能效之星”产品。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。引导重点行业探索碳排放达峰路径,开展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。推进钢铁焦化行业资源整合,积极调结构、控总量,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产业集中集聚。加快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治理与优化升级,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向规范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积极稳妥推进市建成区退城入园企业土地收储和利用。推动北关区印染示范园、内黄县豆制品产业园、市合金新材料产业园投用。加快林州汽配(铸造)产业园三期(高端智能制造孵化园区项目)工程建设。

八是实施产业转移提质工程。立足国内国际 “双循环”,围绕14个重点及新兴产业链,瞄准世界500强、国内500强、央企、行业龙头和高成长性企业,综合运用产业招商、资本招商、节会招商、园区招商、以商招商、飞地招商、驻外机构招商等方式,促进重大产业和项目落地我市,争取中央企业和国内外优势企业在安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,推动企业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,持续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。深入推动跨区域协作,全面深化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战略合作,着力打造内陆承接产业新高地,突出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与落地。密切跟踪在谈、签约、在建大项目进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。重点抓好2021安阳招商大会、第十二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、沪苏浙三地经贸活动、京津冀招商推介、中国(郑州)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实,建立项目台账,落实分包责任,强化专班推进。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1年11月1日